【文薈館 | 親子財商教育】你的孩子落入網路消費陷阱了嗎?
【文薈館 | 親子財商教育】你的孩子落入網路消費陷阱了嗎?
網路消費越來越多,遭詐騙事件頻傳。不論是中獎訊息、便宜3C品、甚至「低成本,高報酬」的投資理財好康誘惑,網路上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甚至出現專門詐騙國高中生的詐騙集團,身為家長的父母,怎麼能不擔心!

如何洞察網路騙術?如何才能讓國高中的孩子,避免掉入網路上陷阱?

臺北市南港高中擔任數學講師兼任多元選修課程的邱健銘老師,分享如何利用策略引導青少年認識網路消費方式及保持高度警戒。



一、使用策略讓孩子研究網路支付之優缺點

對國高中生使用命令或禁止口吻,容易得到反效果。這時不妨使用「策略」,以作業、報告或親子深談等各種方式,讓國高中生主動研究網路支付功能。唯有深入認識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和電信小額支付等網路支付方式的消費差別,進一步了解網路支付的優缺點,才會知道操作便捷的網路支付潛藏各式詐騙風險,事先了解網路上的消費風險,就會提高警覺,洞察詐騙話數。


二、網路支付的便捷消費隱藏著被詐騙風險

網路消費方式中需要綁定信用卡的是行動支付,對於沒有賺錢能力、不能申請信用卡的學生,比較不會使用。可是,擁有銀行帳戶就可以使用的電子支付和透過電話號碼及身分證字號驗證就能開通的電信小額支付,就是國高中生最容易在網路上使用的兩種消費方式。而這兩種網路消費機制簡單方便、容易操作的優點,就是詐騙集團最常利用的詐騙取款方式。


三、加強了解網路詐騙手法

通常學生社會經驗及防詐騙意識不足,難免容易陷入歹徒所設計的詐騙情境。為了預防孩子被詐騙,父母可以協助孩子將網路消費的優缺點結果,由思考、了解、認識轉化為視覺可見的文字,白紙黑字寫下,加強國高中生對網路支付的消費認知後,可以將各種網路詐騙新聞中的手法,與大孩子一起分享、討論,從發生的眾多案例裡,會讓大孩子了解到,當任何人透過社交軟體、簡訊或電話,談到「錢」,舉凡「賺錢」、「理財」、「投資」、「生息」或「匯款」等字眼,就要多加留意,保有警戒,就能避免錢進了詐騙集團的口袋。


四、關閉小額支付功能、綁定銀行APP

詐騙集團手法不斷翻新,詐騙國高中生的金額,雖然都不大,但多筆小額金,累計下來就會是一筆可觀的數字,甚至是學生一整年的零用錢或生活費。所以,父母可以綁定孩子開設的銀行帳戶APP (例如中國信託「存錢日記」,透過Home Bank App)並開通轉帳交易推播,透過電子郵件或簡訊通知帳務交易,就能在孩子轉帳交易的第一時間知道消費額度,讓家長陪同子女自主理財。另外,現今手機小額付費的機制很方便,但家長最好向電信公司申請關閉孩子手機小額付費功能,有些孩子會毫無節制地瘋狂買手遊點數儲值,同時也要叮嚀孩子不要輕易提供個人資料或接收釣魚簡訊,因為被騙取個資後,容易遭盜刷,詐騙集團可以利用個人資料輕鬆開通電信小額支付。

網路世界誘惑多,讓大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外非常重要,父母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孩子的狀況,多一分警覺,就能越早發現孩子的異常。



現今青春期的孩子離不開網路世界,有些孩子沉迷於手遊,或是為了便宜和方便習慣於網路消費,邱健銘老師的策略引導建議,都可以提供家長,平常教育孩子理財觀,家長多一點關心,就可以漸進的讓青少年學會安全的網路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