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是什麼?
2022/3/17中央銀行在理監事會議中宣布,調升利率1碼0.25%,重貼現率(簡單解釋就是銀行跟中央銀行借錢的利率)從1.125%調升到至1.375%,這是自2011年7月以來首次調升利率(見下圖),而且一次就調升1碼。
利率調升首當其衝當然就是「貸款族」(有房貸、車貸、信貸的人),代表未來這群人借的錢要多支出利息錢了。不過,對定存族,就是好事一件,因為每年收到的利息錢也變多了。

如何透過3W1H帶孩子認識「升息」這件事
在介紹升息這件事前,可以先跟快速跟孩子介紹「銀行&利率」是什麼?
一開始跟孩子解釋「錢是有成本」的觀念,如果我們跟銀行借錢,我們要支付「利息」給銀行,相反的,銀行跟我們借錢(我們把錢存入銀行),銀行也要給我們利息錢,那到底銀行要收我們多少利息錢?
【What】 什麼是銀行利率,如何計算跟銀行借錢要付多少利息錢?

面對「升息」這件事,多數孩子都無感,因為他們沒有大筆的貸款,這時該如何讓孩子有感,建議一開始用房貸案例告訴孩子,如果家中的房貸金額有1000萬(分30年還清),每月家中支出將硬生生增加1,193元的利息,等於是一個高中生2週的零用錢啊!(通常高中生每月零用錢2000-3000元)
而這裡的「利率」就是貸款族要支付銀行的利息錢,通常計算方式是這樣:
公式:本金X年利率=利息
當計算公式時,我們就用簡單的數字來舉例,小馬哈跟銀行借了1000元,如果銀行一年的利率是10%,那小馬哈要支付的利息是:1,000X10%=100元(利息就是100元),一年後要還給銀行的錢是1,000+100=1,100元
【who】誰決定利率高低,中央銀行才能決定

關於調升利率這件事是「誰(Who)」可以決定?是各家銀行自己決定嗎?當然不是,每個國家的利率政策都是每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決定,我們就是「中央銀行」(因為全部的銀行都會跟中央銀行借錢,所以央行有權利規定重貼現率多少,等於間接影響銀行利率高低)。
美國是FED(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聯準會),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歐洲則是ECB(European Central Bank),歐洲中央銀行,負責歐盟金融區的貨幣政策。
【Why】央行考量這3大原因升息:通膨、經濟復甦、各國都升息

中央銀行為何(why)要升息?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理監事會議中說明,因為考量這三大因素,決定調升利率1碼。
① 抑制通膨問題:預估國內的通貨膨脹將來到2.37%,高於預期的2%,透過升息提高錢的購買價值,簡單說,你將錢存入銀行,如果利率有5% ,你放入銀行100元一年後價值變成105元,雖然物價漲3%,但是因利率超過5%,可有效對抗通膨問題。
② 國內經濟慢慢變好:考量電子科技業出口持續成長,失業率下降,中央銀行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4.05%,未來持續看好,所以調升利率。
③ 全世界升息:歐美國家都在升息,3月Fed決議升息0.25%,且開始縮減資產規模,歐元區也將結束購債,考量資金流出到其他利率更高的國家,升息有助於降低資金流出、台幣貶值的壓力。

當各國央行決定升息,各家銀行就可以調高他們的利率(借錢跟存錢利率),這時候對兩大族群影響較大,分別是「定存族」、「貸款族」。
定存族,每年拿到的利息錢變多了。以小馬哈為例,小馬哈每年定存1000元在銀行,如果銀行將年利率從10%調高到15%,這時小馬哈是存1000元在銀行,一年收到的利息會從100元利息變成150元了(1000X15%=150元),利息錢多了50元。
貸款族,要支出的利息錢變多了。一樣以小馬哈為例,小馬哈跟銀行借錢1000元,銀行年利率調升後,代表要支付的利息錢就變多了,小馬哈一年要還給銀行的利息錢也從100元增加到150元,要多支付50元的利息錢。
這時「定存族」、「貸款族」該怎麼辦?因為目前處於升息循環,如果你是定存族,為了拿到更多的利息錢,可以選擇「機動利率」(就是央行調升利率,銀行的定存利率也會同步「機動」調升)。
相反的,「貸款族」,尤其是跟銀行借大筆資金、房貸支出較大的人,每個月要額外支出的利息錢變多,這時候就應該考慮選擇「固定利率」計息。(也就使是當央行調升利率,銀行的定存利率會「固定」一段時間,不會馬上調升利率)
除了利率選擇「機動利率」跟「固定利率」計息之外,我也跟孩子說,在升息循環下,我們要同步盤點調整家庭的收支表,因為利息導致支出增加了。此外,還要檢視我們手上的投資組合,調整資產配置策略,除了高殖利率、抗通膨存股標的,未來也應考量固定收益(收息)商品。
作者: 馬哈
Moneybar網站創辦人、「馬哈理財遊樂園」臉書社團版主,曾任職Yahoo奇摩股市/理財頻道,財經資歷超過20年,著有《馬哈親子理財10堂課》
擅長以遊戲互動和實作方式教導孩子理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