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薈館 | 親子財商教育】如何處理紅包呢?
【文薈館 | 親子財商教育】如何處理紅包呢?

了解紅包錢對孩子的意義

農曆年發紅包習俗,由來已久,一來表達對孩子的疼愛,二來也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只是對父母而言,每一筆紅包錢都是「辛苦賺來的」;對於12歲以下的小學生來說,這筆錢是「意外之財」,有很多孩子也會認為拿大人給的紅包理所當然。可見,親子之間對於壓歲錢代表的意義,在認知上明顯不同。孩子不懂賺錢的辛苦,但為了不讓孩子覺得意外之財獲取容易,父母可以先和孩子溝通清楚,並和孩子做好約定,讓壓歲錢屬於孩子在一年之中,擁有較大零用錢的來源。

 

那該怎麼做呢?

一、將紅包一拆為二

可以事先與會發紅包的長輩溝通好,請其將大筆壓歲錢拆成兩包,一包將原壓歲錢金額的九成,交給孩子的父母,剩下來的一成壓歲錢,則交給孩子。此時,父母需明白,已經交給孩子的壓歲錢(現金),就要給予孩子完全的「掌控權」

二、大人負責儲蓄、投資

讓還在就學不懂理財的孩子了解,壓歲錢中的九成,交給父母保管並不是被父母獨佔,而是替其做長遠的理財規劃。多年累積下來的儲蓄金額或是投資收益,將會成為孩子往後求學、創業或成家的基金。

 

三、小孩學會記帳、消費

小學階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學會管理帳戶,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建議讓孩子擁有一本自己的記帳本,確實清楚記下幾月幾號有多少的金錢收入或支出,從中了解金錢的流向和餘額,進而學會什麼是「正確」的消費。

擁有帳本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擁有一筆可以完全「自由」掌控的現金,並容許孩子在擁有的現金裡,出現錯誤的消費,或購買想要而不是需要的商品,唯有讓孩子在購買後,深刻體會到後悔,才能讓孩子在失敗的消費經驗中,學到「正確」的消費觀念。

在孩子學習消費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親子間約定好的規則,父母只提供必需品的「基本配備」金額,超過的金額,孩子自己得負責從零用錢自付價差。只要一想到要花掉自己的零用錢,孩子通常都會再三考慮,甚至最後捨不得花錢了。所以不管孩子的消費是否正確,都是孩子在累積學習用錢的經驗,可以引導,不可以干涉,因為唯有讓孩子思考後決定消費與否,才能真正有效的內化養成正確的消費習慣。

--------------------------------------------

不知道賴老師的分享,是否讓大家的頭,不疼了?

關於紅包的運用,你和孩子又有甚麼樣的約定呢?

賴皓韋老師建議父母,讓孩子從小學的時候擁有金錢的掌控權。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上了國高中,擁有更自由的金錢掌控權下,在正確消費之餘,又該如何避免掉入消費或被詐騙的陷阱?如果各位有興趣,期待下回分享喔!